在中國這樣一個以“民以食為天”為文化的國度里,吃,從來就是人們生活的一大主題。 飲食文化是一個地方整體文化的縮影。地方特色飲食與旅游文化、飲食文化總是緊密相聯,互為一體的。地方飲食更是展現一個地區的文化和風貌的重要體現。
“永州血鴨”是永州的一款傳統名菜。在當地,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制作此菜。有關“永州血鴨”的來歷,民間還流傳著這么一段動聽的故事—— 相傳太平天國起義初期,太平軍首領洪秀全率眾將士攻下永州城,當地老百姓為慰勞起義軍,也前往軍中與廚子一起下廚??墒窃跉Ⅷ啺蚊珪r,鴨身上的細毛卻怎么也拔不干凈。這時臨近開宴了,一位老廚子急中生智,先是把鴨肉砍成塊,下鍋炒好后再將生鴨血倒進鴨肉里,繼續炒拌成糊狀,這樣一來,鴨塊上的細毛自然看不見了。到了開宴時間,一碗碗拌有鴨血的鴨肴全部端上了桌。這時有人問老廚子這叫什么菜,老廚子結結巴巴答不上來。最后還是洪秀全之妹洪宣嬌說了句:就叫它“永州血鴨”吧。于是“永州血鴨”便由此而得名,并一直流傳至今。經過歷代永州廚界精英潛心鉆研、精心烹制,“永州血鴨”以其獨特的口味聞名于世。
在零陵區、寧遠縣等地,當地朋友很好客,@雁城之光2013和#三湘名博沙龍#的幾位伙伴們,都有幸品嘗到血鴨、東安雞等永州特色美食,一飽口福。 風味獨特的永州飲食,底蘊深厚的永州飲食文化,也難以用幾句話或幾段文字表達到位。這里再和大家細說一下瑤族的特色美食。在“神州瑤都”江華瑤族自治縣,當地瑤民向我們重點推介了“瑤家十八釀”。釀食是以豆腐釀為主的各種釀丸,是最具特色的“瑤家十八釀”的美食。 “瑤家十八釀”不是名菜,也不是珍品,但它是江華瑤家人飲食的名片?!艾幖沂酸劇?,其實是瑤家人的家常菜。在瑤家人的餐桌上,最興釀丸。學會做各色釀丸,也是家常手藝。 這“十八釀”包括以水豆腐、辣椒、苦瓜、螺絲、米豆腐、油炸豆腐、香菇、蒜頭、苜芋豆腐、竹筍、茄子、絲瓜、蓮藕、冬瓜、南瓜花、牛耳菜、蘿卜、蛋為主的各色釀丸。來到江華做客,餐桌上總少不了“十八釀”。
現代飲食中,人們厭倦了傳統的大雞大肉,瑤家人精致的“十八釀”,以“三分肥七分瘦”豬肉或五花肉為主料的餡心,不膩不肥,美中添香,自然令人開胃,這也符合科學的飲食要求。永州人對于飲食的選擇,正是文化長期潛移默化影響的結果。傳承、推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飲食文化,也是對民族文化的繼承和弘揚。飲食的改革與創新始終不能離開文化的范疇。永州人確定了打造餐飲產業‘百億工程’的奮斗目標,飲食文化優勢正在加速轉變成為經濟優勢。伴著湘菜產業的發展和旅游業的帶動,永州的飲食文化也正在走出湖南,走向全國,為更多人的所知。